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展望2024年,多家國際機構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定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復蘇的主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亞美。,要增強信心和底氣。作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2024年經濟形勢如何?如何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本期智庫要覽精編了10位專家的觀點,以饗讀者。
2023年,面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等重重挑戰,中國經濟實現了穩健前行。展望2024年,專家普遍認為,在宏觀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產業升級不斷深化的推動下,國內需求進一步復蘇,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達5%左右,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將取得新進展。同時,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經濟運行仍是恢復性的,存在內生動力不足、轉型升級面臨新阻力、高質量發展面臨新困難等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其實比2023年難度更大,2024年是中國經濟能否回到合理區間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水平應該在5%以上,2024年中國經濟應該能在高基數上達到增長5%左右或者為5%的增長奠定基礎。不過,他指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內需不足,2024年對內需綜合施策。短期擴大需求的政策主要在投資,中期真正解決車市、樓市、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問題,長期解決改革防風險問題。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長都低于均衡水平,需求不足是全球性現象,這也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困難。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強調,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三個“穩”與轉方式亞美體育app官方,、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的四個“進”相互作用,要通過“3+4”這7項工作,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他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新成績。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2023年二季度、三季度,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都在負區間;2023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在後疫情時代,中國供給端修復快速平穩,但需求端恢復滯後且疲軟亞美體育。。他預計中國2024年經濟增速為4.9%,消費或貢獻三分之二的增速。另外,預計2024年中國出口仍面臨較大壓力。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2024年最大的可能性是一個增長的恢復年濟公活佛4,同時也是調整啟動的一年。一是2024年國際形勢有望緩解,總體上利好穩經濟。二是政策調整將進一步出台。整體來看,2024年中國會下大功夫穩增長、去風險。不過,盡管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潛力仍巨大,經濟政策調整的共識正在形成,但仍面臨房地產行業轉型、消費信心不足、地方債等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認為,中國宏觀經濟增長正處于自身修復的過程中,中國政府正在出台一攬子政策來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加大力度穩增長促發展的信號,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明顯好于2023年,家庭與企業等微觀主體的感受與宏觀經濟增長之間的差距在2024年也有望顯著縮小。2024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5%,CPI增速有望達到2%,這一增長前景值得期待。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2023年是我國疫後復蘇的第一年,一季度疫情防控平穩轉段,積壓需求快速釋放亞美體育鏈接,實現良好開局,但隨後有所轉弱,年中政策發力帶動經濟築底回升,全年GDP預計同比增長5.2%左右濟公活佛4。展望2024年,隨著國際環境緩和、內生動能修復以及政策調控力度加大,經濟增速會逐漸向潛在水平收斂,預計2024年經濟增長可能達到4.8%左右的水平。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或在5%左右,其中,基建投資同比增長5%左右,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左右。“需求弱、價格低亞美體育官方app下載,、庫存高財經消息,、利潤降”等不利因素有望同步改善,預計2024年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7%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認為,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是可期的,也有利于提振信心,盡管2024年的5%與2023年的5%的增速具有不同的含義,2024年的5%是在2023年已經增長5%左右的基礎上的增速,而2023年的5%則是在2022年3%的低增長速度上實現的。不過,她強調,目前存在國內需求不振、有效需求不足、消費者信心不足等問題。但在經濟復蘇的關鍵時期,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當下,中國經濟無論是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還是跨週期調節的力度,都還是有相當大的空間的。
作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2024年如何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備受關注。專家普遍認為,“三駕馬車”的穩步健行將有利于拉動經濟回升向好,強調要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和出口的支撐作用濟公活佛4,尤其指出消費的修復是2024年的關鍵變數。有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濟公活佛4。也有專家認為,應採取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來強化預期、提振信心,以宏觀政策的“進”實現經濟發展的“穩”。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2024年,拉動經濟增長,依然要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和出口的支撐作用。他指出濟公活佛4,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要讓消費這駕馬車更好地發揮基礎作用,為中國經濟增長發揮更大作用。在投資方面,涉及民生福祉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推動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都是投資需求所在。尤其是通過提高工業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推進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數字化及高質量發展。在房地產投資方面,2024年將依然保持恢復狀態,重點推進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三大工程”。同時,房地產將拉動鋼鐵、水泥、建材、家具電器等上下遊產業鏈,2024年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在外貿進出口方面,要轉變思維機械制造!,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從短期來看亞美體育鏈接,應繼續擴大投資;從中期來看,要“將功夫下在大眾消費上”;從長期來看,要靠改革和防風險。他指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公共服務設施需要大量投資,這是未來投資的增長空間。而消費要真正成為拉動經濟的動力,需要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必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降低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成本讓老百姓無後顧之憂。中國市場對外資依然有強大的吸引力,外資來華投資取決于中國經濟前景,除了個別政客炒作“脫鉤”之外,絕大部分跨國公司都是希望合作的。為進一步吸引外資亞美體育鏈接,應盡量減少經濟問題“地緣政治化”,創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並在簽證、航班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投資營商的便利性。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2024年,在居民收入、消費意願逐步向好的趨勢下,疊加促消費政策繼續發力,消費恢復基礎將不斷鞏固,有利于充分釋放出消費潛力和消費企穩。制造業投資有回升動能。在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備長期投資潛力。出口市佔率有望保持穩定、出口價格企穩回升將成為出口支撐因素。一方面,我國繼續鞏固、拓展外貿“朋友圈”亞美體育鏈接,有助于2024年出口市佔率保持穩定;另一方面,預計2024年出口價格或將步入上行通道,對出口額由拖累轉向支撐。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認為,擴大內需是擺在戰略地位上的促增長舉措,消費和投資既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兩駕馬車,也是經濟的一體兩面。她指出,當前要拉動經濟,首先要從消費端入手,通過發消費券等方式來刺激消費,帶動企業訂單增長,進而帶動投資增加,拉動經濟增長。從貨幣端來看,今年我國也多次降準降息,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下降,讓企業更加有信心去進行投資,進而員工就有更多收入,消費信心也相應增加,所以消費和投資是一對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關系。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2024年的實際消費增速可能會放緩至6%,對經濟的貢獻會放緩3.3個百分點亞美體育鏈接,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增長貢獻。因此,消費的修復是2024年的關鍵變數,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能否盡快企穩修復。應當著力擴大內需,形成消費和需求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不過,預計推出發消費券亞美體育、發現金等措施的可能性偏小。2023年7月底,國家發改委出台了針對汽車、家居和文旅消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這也是2024年可以考慮的政策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智庫研究室主任馮煦明認為,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內部挑戰增多的情況下,“穩”是基礎,只有多出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保持宏觀經濟大盤穩定,才能為深化改革和轉型升級營造有利條件,不斷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進”是方向和動力。只有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新增長點,才能有效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在當前形勢下,市場預期和信心不足的局面對經濟發展造成制約,需要採取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來強化預期、提振信心,以宏觀政策的“進”實現經濟發展的“穩”。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4年的政策取向,通過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政府投資依然是重要抓手,同時要注重合理安排投資規模,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帶動放大效應。均衡發展涵蓋了區域間橫向平衡與政府間縱向均衡。為此,財政還會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在財政緊平衡週期下,更要注重通過推進財政管理法治化、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提高資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他強調,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通過更好更優發力,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亞美體育鏈接,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佔斌認為,中國經濟將來要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他指出,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在很大程度上是呼喚這種新質生產力的,需要新質生產力的助推助攻濟公活佛4,才有可能搶佔制高點。另外,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需要與產業結合,即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要融合,雙輪驅動。因此,國家最近這幾年一直強調如何將這些先進技術與市場化、商業化的進程緊密結合,形成真正的生產力。